依据中汽协发布的2025年5月数据显示,国内商用汽车市场场销售量为33.46万辆,环比降低9%,同比降低2%,月度同比增速转为负值。尽管市场整体承压,但头部企业表现分化明显,市场角逐格局仍在动态演变。
月度销售量榜单上,福田汽车以4.9万辆的成绩位排名第一,中国重汽3.47万辆和东风公司3.34万辆分列2、三位。销售量TOP10企业中有6家达成了同比增长。其中,东风公司增长21.69%,中国重汽增长18.02%,陕汽集团增长12.85%,显示出强大的市场韧性。
从累计销售量维度看,1-5月市场格局相对稳定。福田汽车以27.14万辆的累计销售量稳居第一,中国重汽17.83万辆、东风公司16.84万辆、长安汽车16.19万辆,紧随其后构成了第一梯队。
依据2025年5月运输人品牌指数榜显示,东风商用车、中国重汽、福田汽车、一汽解放和江淮汽车等企业,在重卡、中轻微卡、客车等多个细分范围的品牌关注度均排名前列,与它们的市场销售量表现高度有关。
东风公司
2025年5月,东风公司商用车销售量为33420辆,市场占有率9.99%,排名第三,同比增长21.69%。
1-5月累计销售量为168407辆,排名第三,同比增长8.72%。
5月,东风汽车在国外市场的当地化策略获得要紧突破。其凭着《推进“当地化革新”,深耕东盟右舵市场》项目,荣获“可持续进步案例”奖。公司采取“技术攻坚+生态共建”的方案,针对东南亚市场的特殊需要进行商品定制与服务革新。
针对印尼矿区复杂路况,东风开发了GX系列重卡。该车型搭载520马力欧五发动机和R24特种汽车轮胎,峰值扭矩达2460N·m,使非铺装路面通过性提高35%。商品上市三个月即获得超越1500台订单,同时其在印尼的智慧物流平台已接入超5000辆运营汽车,初步形成了数字化运输互联网。
中国重汽
2025年5月,中国重汽商用车销售量为34719辆,市场占有率10.38%,排名第二,同比增长18.02%。
1-5月累计销售量178331辆,排名第二,同比增长8.72%。
5月,中国重汽在国际高档市场持续发力。在澳大利亚DDT工程机械展会上,展出了SITRAK G7 6x4自卸车等多款面向国外市场的车型。
其展出的Sitrak G7自卸车,搭载曼技术MC13系列发动机与博世高压共轨系统,满足欧五排放标准,精确契合高档市场对高效能、低排放的需要。除此之外,展出的汕德卡C7H/C9H智能牵引车、豪沃T5G平板载货车等7款车型,均为针对澳洲市场载重规定和驾驶习惯深度定制的商品。
福田汽车
2025年5月,福田汽车商用车销售量为48954辆,市场占有率14.63%,排名第一。
1-5月累计销售量271380辆,市场占有率为15.48%,排名第一,累计同比增长9.01%。
5月27日,福田汽车正式发布“世界一流跃升策略”,明确以“全方位国际化、全方位新能源化、全方位自动化”为核心路径。其GREEN3030国际化策略,不只关注销售量和市场份额,更致力于在技术、产业布局等层面构建全球品牌影响力。
发布会同步推出了基于全新平台塑造的祥菱V5宽体重载微卡。该车型提供纯电、燃油、天然气等多种动力选择,搭载多项重载技术,旨在为全球末端物流市场提供高效解决方法。
一汽解放
2025年5月,一汽解放商用车销售量为16295辆,市场占有率4.87%。
1-5月累计销111668辆,市场占有率为6.37%,排名第五。
5月,一汽解放正加速布局新能源范围。公司与宁德年代旗下的年代骐骥签署策略合作协议,双方将联合开发行业领先的重卡底部换电车型,并一同发展市场,提供“车-电-站”一体解决决策略。
继4月获得千台订单后,一汽解放第三与行业头部企业签订千台换电重卡采购协议,商品覆盖牵引、载货、专用等多个品类。值得注意的是,1-5月一汽解放新能源商品累计销售量达8166辆,同比增长高达506.24%,其在电动化转型中的竞争优势日益凸显。
江淮汽车
2025年5月,江淮汽车商用车销售量为20097辆,市场占有率6.01%,排名第五,同比增长3.10%,环比增长7.59%。
1-5月累计销售量103960辆,市场占有率为5.93%,排名第六。
5月27日,江淮商用车正式发布新能源轻卡全场景解决方法,标志其在该范围进入4.0年代。该策略依托第四代纯电底盘平台,整理三电核心技术,达成了对冷链、绿通、商超配送等全场景的覆盖。
5月,江淮新能源轻卡单月销售量达869辆,位居行业第三,同比增长173%。其主打车型ES9提供多种电池容量选择,最高165度电版本续航超500公里,并支持2C快充技术,在续航和补能效率上拥有显著优势。
综合来看,5月份商用汽车市场场同比微降2%,而1-5月累计销售量则达成了1%的微增。这组数据反映出市场在年内呈现“降-增-降-增-降”的波动走势,但整体趋于企稳。
从角逐格局看,头部企业间的销售量角逐依旧激烈,运输人口碑品牌关注度与实质销售营业额之间存在较强关联性。伴随市场进入6月,各家车企在品牌指数榜的表现将怎么样体目前销售量上,值得持续关注。